2006年1月27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春节特刊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新年法治建设新亮点

  法治浙江:号角吹响
  在刚刚结束的省“两会”上,我省提出了建设“法治浙江”的任务和要求,并正式将建设“法治浙江”写入了“十一五”规划。
  省委副书记、省长吕祖善在《“十一五”规划纲要报告》中指出,建设“法治浙江”是我省按照社会主义建设“四位一体”的总体布局,在新时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,是今年省委积极谋划的一项重点工作。具体来说,建设“法治浙江”就是要按照科学执政、民主执政、依法执政的要求,扎实推进民主的制度化、规范化和程序化,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、规章。全面建设法治政府,切实维护司法公正,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,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,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,实现党的领导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。
  按照“十一五”规划,建设“法治浙江”有三个重点,第一个重点是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。健全政府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,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,加快建立权责明确、行为规范、监督有效、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。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,推进综合执法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,重点解决执法不严和多头执法等问题。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,加强执法队伍建设,提高行政执法水平。
  其次,要切实维护司法公正。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,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,形成权责明确、配合密切、相互制约、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。完善司法工作机制,规范司法行为,加强司法监督,促进司法公正,维护司法权威。加强司法队伍建设,防止和惩诫司法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。
  第三个重点是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,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。
  本报记者

  今年立法 更重民生
  今年列入我省立法计划的共有一类项目15件、二类项目21件,是本届人大立法数量最多的一年,而且,这些将要出台的法规中,有80%左右并无国家上位法,是我省自主立法的。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,今年我省将着重围绕全面发展、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的需要立法,以经济立法为重点,更注重社会方面的立法。
  据了解,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初审未通过的《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》、《浙江省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〉办法》、《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(修订)》、《浙江省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》将在今年审议通过。
  该负责人说,今年我省将抓紧制定安全生产、中小企业促进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、预算审查监督、艾滋病防治、预防职务犯罪、燃气管理、港口管理、防汛抗旱、企业商号保护、温州生态园管理、蚕种管理、新型墙体材料促进等条例和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,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等条例。
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,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。我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已初步形成了有浙江特色的保护经验和制度,但在有关管理体制、运行机制、保障措施和制度建设上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加以明确。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》将于今年11月提请省人大初审。
  今年9月,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对《浙江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》进行初审。
 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这位负责人表示,今年要充分发扬立法民主,扩大公民对地方立法的有序参与,努力提高立法质量,保证法规能体现人民的意志。
  本报记者 陈晓青

  平安建设到渔区、校园、车间……
  建设“平安浙江”、构建和谐社会,关键在基层,难点在基层。在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,省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夏宝龙指出,我们要继续加大创新发展“枫桥经验”力度,把“平安浙江”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,不断提高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,以基层的平安促进全省的平安,以基层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。
  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,进一步把平安建设覆盖到全社会。深化“平安浙江”建设,在深入抓好平安县(市、区)和乡镇(街道)平安创建工作的同时,加强组织协调,总结推广典型,完善考核体系,创新工作机制,广泛组织开展平安村(居)、平安社区、平安企业、平安校园、平安市场、平安渔区、平安路段等系列创建活动,使创建工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。
  扎实推进乡镇(街道)综治工作中心建设,进一步深化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。推进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工作,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。
  认真总结“四五”普法经验,不断探索普法规律,突出重点、分层施教,更新观念、改进方式,切实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扎实推进“五五”普法工作,进一步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自己的诉求。
  扎实推进“两所一庭”建设,进一步增强基层政法单位的实力和活力。继续推动工作中心下移,用足用好现有的各项政策措施,落实从优待基层、从优待一线的要求,促进人、财、物真正向基层倾斜,向办案一线倾斜。
  本报记者

  派出所就在你身边
  今年,老百姓将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地方见到警察,更多地感受到安全。今年是我省公安机关的“基层基础建设年”,省委常委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在之前的工作会议上强调,基层基础越扎实,公安工作就越主动,维护稳定的成效就越明显,当地的社会治安秩序就越好。
  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公安工作的重点和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,一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;二是改革基层公安所队的勤务制度;三是提高基层基础的信息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水平;四是推进基层所队的正规化建设。
  其中,推进基层所队的勤务制度改革被推上了重要位置。我省公安机关今年要以城市市区、县?穴市?雪城关镇、治安复杂的集镇和交通繁忙、事故多发的路段为主阵地,以派出所、刑警队、交警队、巡警队为重点,调整基层所队的勤务方式和作息制度,促使民警走出办公室,走向街面、走上路面、走进社区,将警力向案件高发、防范薄弱及便民服务时段倾斜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全省公安机关将把更多的警力充实到基层。
  本报首席记者  朱兰英

  “五五”普法启大幕
  今年,我省的老百姓将更深刻地感受到普法给法治环境带来的变化。省普法办主任、司法厅副厅长陈志忠告诉记者,在20年普法宣传教育的基础上,我省对“五五”普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  20年普法的伟大实践,使我们深刻体会到,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,也是一项战略性、综合性、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,更是一项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,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。
  今年,是“五五”普法的开篇之年,“五五”普法的规划即将出台。我省“五五”期间的工作目标是,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,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,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;进一步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,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;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观念,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。
  “五五”期间的主要任务是: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、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维护社会稳定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。同时,还要坚持普法与法制实践相结合,大力开展依法治理;集中开展法律宣传教育主题活动,如“法律进乡村”、“法律进社区”、“法律进校园”等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本报记者  仇健

  综合治理走进民企
 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,把深入推进“综治进民企”作为2006年政法综治工作的重点之一,纳入创新发展“枫桥经验”、夯实平安基础工程的总体布局进行部署。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实际出发,对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进行深入动员部署,把推进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与乡镇(街道)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,搞好民营企业综治工作网络、机制与综治工作中心组织网络及联动机制的对接,努力提高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的实效。
 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省综治委将制订下发《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》,明确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的指导思想、目标任务、具体标准、方法措施和要求,为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。
  省委还将以现场会的形式召开一次全省性专题会议,对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。抓住建立健全企业治安法人责任制、企业综治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,以及加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系互动等重点,总结一批推进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的典型群,在全省会议上进行交流,促进这项工作在全省推广普及。
  结合开展综合治理、平安建设系列宣传活动,大张旗鼓地宣传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。省综治委将加强督促指导,狠抓“综治进民企”各项工作的落实。
  本报记者